Date Range
Sort by Relevant
The Marrakesh Climate Conference Delivers Significant Outcomes Amid Looming Uncertainty
Hong Kong

The Marrakesh Climate Conference Delivers Significant Outcomes Amid Looming Uncertainty

 

A TV commentary session aired on 21 Nov discussing the major outcomes of the COP22. Conducted in Cantonese, complemented by Chinese subtitles.


 

rthk.hk 香港電台網站: 左右紅藍綠:馬拉喀什氣候大會的暗湧與成果

聯合國「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」第22次締約方大會,剛剛在摩洛哥城市馬拉喀什結束。去年,全球近200個國家一致通過具法律約束力的《巴黎協議》,促成各國不論貧富,都需要自行制訂減排目標,落實限制全球升温「在2100年不超於攝氏2度」的目標。

 

今年的氣候大會,是建立在《巴黎協議》之前的「行動大會」,各國代表集中商討具體的技術細節,包括減標計劃與融資安排等等,為「限升溫攝氏2度」的目標建立路線圖。所以對比上年的全球關注,今年的會議就較少人留意了。

 

但今次大會其實對整個氣候應對進程相當重要,因為落實往往比承諾困難,這次大會是初步考驗各國的承擔與政治意志。今年最大的考驗之一,必定是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。

 

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過去一直無視氣候變化的科學證據,甚至認為這是騙局,甚至是中國的陰謀,他在選前更宣稱會退出《巴黎協議》下的法定承擔。這都令國際社會擔憂他會推翻得來不易的成果,而且美國作為碳排大國一旦退出,可能會減低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的減排誘因。

 

不過,由於再生能源技術越趨成熟,在美國國內市場已經相當有競爭優勢,很多企業都支持延續低碳轉型的發展路線,能夠帶來更多的經濟機遇,美國不少州份和城市都有落實自己的低碳藍圖。這些都不是特朗普一個人能夠扭轉的發展大勢,退出氣候協議長遠對美國經濟是弊多於利的。

 

同時,《巴黎協議》本身著重靈活性,容許各國自行制訂適合國家發展情況的政策,所以特朗普勝選,無損中國等大國既有的減排行動,而事實上這些國家都有自己的經濟誘因去繼續落實減排。中國其中一個重要的政策,是明年將會落實的全國碳交易市場,外界估計屆時碳排交易量的規模,會比已運作超過十年的歐盟「排放交易體系」更加大。

 

目前,在190多個《巴黎協議》簽署國裡,已有111個國家正式確認為締約國,共佔全球碳排量77%。今年的大會上,更有不少國家主動承諾會在2020年前落實更進取的行動,甚至在發展中國家之間都有不少合作項目。而城市則被視為是低碳轉型的先行示範的重點,香港又能夠參考多少外國城市的經驗,共同扮演減排創新的角色呢?